網頁

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

草鴞野外育雛 全台首紀錄

 卡哇咿
 ↑台灣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鳥類草鴞,因為棲地破壞及全國滅鼠周危機,全台僅存不到50隻。(中華鳥會提供)

卡哇咿  ↑台灣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鳥類草鴞,因為棲地破壞及全國滅鼠周危機,全台僅存不到50隻。(中華鳥會提供)




↑草鴞寶寶出生時長滿黃色絨毛,模樣逗趣,日後會越長越漂亮,如「醜小鴨變天鵝」。(高雄鳥會提供)

草鴞寶寶出生時長滿黃色絨毛,模樣逗趣,日後會越長越漂亮,如「醜小鴨變天鵝」。(高雄鳥會提供)
↑約1個月大的4隻小草鴞,臉似切半的蘋果,因此有「蘋果鳥」稱號。(中華鳥會提供)
約1個月大的4隻小草鴞,臉似切半的蘋果,因此有「蘋果鳥」稱號。(中華鳥會提供)

全台僅存不到五十隻、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草鴞,全台野外第一筆育雛畫面首度曝光!
今年一月中,高雄野鳥學會鳥友在中寮山發現四顆草鴞的蛋,由於睽違五年之久重見草鴞蹤跡,鳥會決定架設紅外線遠距監視系統,紀錄草鴞野外育雛過程,作為草鴞科學調查。
高雄鳥會前理事長、現任中華鳥會理事長林世忠說,為了捕捉更多珍貴鏡頭,他商請一名生態攝影師,花了兩個月時間、南北來回四十多趟,拍攝長達兩百五十分鐘影片,最近剪輯出廿分鐘「精華版」,未來作為草鴞保育宣導用途。
林世忠指出,高雄中寮山十年前意外發現三隻草鴞幼鳥,還找到三個草鴞巢區,後來陸續發現八具草鴞屍體,有的掛網、有的僅存殘骸,懷疑是誤食毒鼠死亡。
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表示,避免造成棄巢,等到四隻小草鴞陸續孵化才架起攝影機紀錄,不僅拍到草鴞爸媽叼著老鼠、飛回巢區育雛、幼鳥練飛、吞食等畫面;令人大開眼界的是,小草鴞叼著跟牠體型幾乎一樣大的老鼠,僅花三分鐘就把牠「從頭到尾」吞下肚。
由於草鴞是夜行動物,林世忠和攝影師,經常傍晚上山,忍受著蚊蟲、蜜蜂的攻擊,在草鴞巢區守候一整夜。有一回,小草鴞「翻牆」爬到一米高的茅草堆上,在鏡頭前探頭探腦,模樣十分逗趣,但下一秒卻不小心摔下來,趕緊將牠救回巢區內。
林世忠笑稱,草鴞寶寶和一般猛禽雛鳥很不一樣,爸媽從野外叼食物回來,四隻小草鴞發出嘎嘎聲喊餓,但卻不曾爭食,看媽媽分給誰就乖乖吃,另外三隻站在後面安靜等候,堪稱貓頭鷹界長幼有序的楷模。
外人靠近時,草鴞也會弓起身子、雙翅聳立,發出嘶嘶低鳴聲,呈現警戒狀態。草鴞飛行方式十分特殊,林世忠比喻,就好像直升機般,以近九十度角垂直起飛、降落。
此外,屏科大教授在四隻小草鴞身上裝設無線電發報器,四月中幼鳥陸續離巢,盼未來仍持續追蹤,揭開草鴞的神祕面紗。
小檔案
地棲型貓頭鷹
學名:Tyto capensis pithecops
保育等級:第一級、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
習性:全台十二種貓頭鷹中,唯一地棲型的貓頭鷹,喜歡棲息於海拔五百公尺以下的草生地
特徵:獨特心形臉盤,像極蘋果切半的臉,又像猴子,因此有「蘋果鳥」、「猴面鷹」的稱號。
分布:台灣特有亞種,分布於本島西部低海拔丘陵地,以彰化以南到高雄、屏東一帶居多。
(資料來源/高雄鳥會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